推广 热搜:

上海建平中学西校2024学年度初二第二学期月考 物理考试试题

   日期:2025-07-29     来源:www.cqsgmx.com    浏览:570    
文章简介:2024上海建平中学西校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物理考试试题 (满分 90 分)2020.3.31 1、选择题(共 16 分) 1. 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讲解的是  A. 酒精挥发 B.花香四溢 C.尘土飞扬 D.腌制咸蛋 2. 新“七...

2024上海建平中学西校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物理考试试题

(满分 90 分)2020.3.31


1、选择题(共 16 分)

1. 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讲解的是 

A. 酒精挥发 B.花香四溢 C.尘土飞扬 D.腌制咸蛋

2. 新“七不规范”中,“言语不喧哗”提醒大伙要控制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3. 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 15°,反射角为( )

A. 15° B. 20° C. 30° D. 60°

4.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 45°,折射角可能为( )

A.0° B.30° C.45° D.60°

5. 在图5所示的简单机械中,是费力杠杆的是( )

A. 起子 B.镊子 图 5 C.钢丝钳 D.订书机

6. 两个水平不一样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减少相同温度,则    A.水平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肯定大

B.水平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肯定小C.水平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可能大D.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大概相同

7. 一位同学用20牛的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推进。那样,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f的   大小是

A. f肯定大于20牛  B.f肯定等于20牛C.f肯定小于20牛 D.f肯定等于0牛

8. P、Q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 80 米的两点,甲、乙两车分别从 P、Q 同时同向开始运动,它们的 s-t 图像分别如图(a)和(b)所示,运动 4 秒钟,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变化了ΔS。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 甲 、 v 乙 , 则

60


D v 甲<v 乙,Δs=64 米

0 2 4 6 8 10 12

t/秒

0    1   2    3   4   5   6 t/秒


(a) (b)


2、填空题(共 24 分)

9. 音乐厅正在开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是男中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比男中音的高,闭上双眼就能分辨是钢琴还是小提琴在演奏,这是由于它们的 __________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色”或“音调”)。

10. 身高 1.7 米的小王同学和平面镜相距 1.5 米,若小王向平面镜挨近 0.5 米,则小王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挨近”、“离得远远的”)平面镜____________________米,小王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

11. 列车进站时,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列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列车刹车后,速度渐渐变小,说明力可以改变 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列车动能____________________,惯性 (此两个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列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与地面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2.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冲程。远方发电站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高压”或“低压”)输电线路将电能输送至用电区。

13. 水平为 2 千克的水,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高 5℃,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焦  [c =4.2×103 焦/

(千克·℃)];这个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改变其内能的。

14. 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沿水平路面运动,它们的 s-t 图像如图 3 所示。以甲为参照物, 乙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经过 9 秒,两车相距____________________米。若两辆小车的水平相等,则甲车的动能____________________乙车的动能(选填“小于”或“大于”)。

0 2 4 6 8 10 12

图 3 图 4

15. 如图 4 所示,轻质杠杆OA 可绕O 点转动,杠杆长 0.2 米,在它的中点B 处挂一重 60 牛的物体 G。若在杠杆上A 端施加最小的力 F,使杠杆在水平地方平衡,则力 F 的方向应竖直向____________________,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牛。该杠杆是 __________(选填“省力”、“等臂”或“等臂”)杠杆

16. 如图 16 所示,用滑轮匀速提高物体。滑轮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可以等效为等臂杠杆。若物体的重力G均为 20 牛,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B 大小为 __________牛。当物体上升 2 米的过程中,力FA 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焦。

图 16


3、作图题(2+2+3=7 分)

17. 在图 17 中,重为 4 牛的均匀球体维持静止,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球所受的重力 G

18. 在图 18 中,依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 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19. 依据图 19 中通电螺线管的N 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 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O ( ) ( )

图 17 图 18 图 19

4、计算题(6+8+10=24 分)

杠杆平衡时,动力F1 的大小为 2 牛,动力臂l1 为 0.5 米,阻力臂l2 为 0.1 米,求阻力F2 的大小。

20. 物体在 20 牛的水平拉力用途下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5 秒内前进了 10 米。求此过程中: 拉力做的功W

拉力功率P

21. 某羽毛球的水平为 0.1 千克,若把羽毛球竖直向上抛出后,羽毛球在上升和下落的过程中都遭到大小为 0.5 牛的阻力 f 用途,阻力方向一直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求:

①羽毛球所受重力 G 的大小和方向;(3 分)

②羽毛球在降低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3 分)

③羽毛球在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所受合力较大;在上升和降低两个过程中小球所受合力相差____________________牛。

5、实验题(每空 1 分,共 19 分)

22. 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仪器,用前要依据所测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零。如图 24 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牛。而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测力计沿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拉杠杆,使杠杆最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方平衡。在“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中,现有器材:电源(电压有 2、4、6、8、10 和 12 伏六档)、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键,待测小灯泡(标有“2.2 伏”字样),本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还需要添加滑动变阻器才能测出小灯泡额定功率。察看到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3 安,由此可知小灯泡额定电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瓦。

图 24


23. 如图 25 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征”实验中,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替平面镜,目的是可以确定像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拿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 仿佛被点燃似的,如此可以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若移去蜡烛B,在其地方放置一光屏, 在光屏上不可以察看到像,由此可以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如图 26 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应维持物体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况进行研究。图中

(a)、(b)所示的实验过程说明所探究的两个力需用途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物体才能平衡。图(c)则可验证所探究的两个力需要用途于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26

25. 某小组同学做“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原因”实验。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玻璃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并在木块上逐次加砝码,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然后他们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和毛巾表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并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2、表三所示。(毛巾表面最粗糙,木板第二,玻璃板表面最光滑)


表一 玻璃板

表二 木板

表三 毛巾表面


(1) 剖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有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接触面的粗 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重压的大小成正比。

(2) 剖析比较实验序号 1、4、7(或 2、5、8,或 3、6、9)的数据及有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进一步综合剖析比较表1、表2、表三中的数据及有关条件,并总结得出结论。

①剖析比较表1、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有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剖析比较表1、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有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