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期望,但近来各大媒体关于问题青少年的报道却叫人忧心忡忡。问题青少年的近况紧急程度,青少年犯罪、吸毒、上网成瘾、自杀案件更是层出不穷,触目惊心。
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事件,初中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跳楼事件,在社会上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常见关注。就业问题、升学问题、出走问题、流浪儿问题、心理疾病、自杀问题等等,已经容不能父母和社会的忽略了。
大家曾用“垮掉的一代”来形容打破常规、渴望变化的精神,而现在,大家真的要用“垮掉的一代”的本义:颓废、不思进取、没目的,年轻的一代遇见了从未有过的失落与茫然,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生活是为了什么,或是为了哪个在生活。
在失去了信念与目的,没了精神追求的年代,上网打游戏好像成了青少年逃避现实的一种生活方法。在这迷茫的年代,青少年互联网犯罪及其他犯罪形式已经成为了国内近几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岁至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而有70%的少年犯因受网络色情暴力内容影响而诱发紧急犯罪。
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不禁叫人忍不住质问:青少年,你们到底如何了?
让大家以青少年互联网犯罪为例,看一些资料。
1998年2月2日,国内发生了一块非法入侵中国公海量媒体互联网案,24岁的吕某和22岁的袁某借助笔记本电脑入侵中国公海量媒体互联网,非法获得互联网系统管理的最高权限,修改密码和口令,给国家导致重大损失。从有关部门公开报道的资料来看,国内互联网犯罪逐年增长,而年龄界限呈降低趋势:多为16岁-17岁的青少年。虽然目前国内青少年网路犯罪问题不像发达国家那样突出,但可以预料在以后数年内,这种犯罪将成为社会风险性很大的犯罪之一。现在国内青少年互联网犯罪主要有如下表现形式:
1、借助互联网侵犯信息安全
这是典型的黑客行为,指行为人未经批准或准许,擅自入侵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的行为。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行为人侵入系统的目的和动机也各不相同。一旦青少年黑客侵入国家政治、经济及军事等要害部门,盗取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成功,对整个国家的安全或重大的企业利益都将导致没办法估量的损失。
2、制造、传播互联网病毒
借助计算机病毒进行互联网犯罪是当今青少年互联网犯罪的一种要紧形式,犯罪分子制造病毒的目的虽有不同,但导致的害处却都非常大。
1999年4月爆发的“CIH”病毒,导致全球近6000万台计算机瘫痪,仅祖国国内就有几十万台计算机硬盘受损,损失超越10亿元人民币,而其制作者国内台湾年轻人陈盈豪制作这个病毒的目的只是出于恶作剧。
3、借助互联网推行偷窃、诈骗、贪污等犯罪
互联网财产与传统意义上的财产不同明显,作为行为人的青少年推行犯罪时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的虚拟性,将我们的真实身份、地址等隐蔽起来,比传统的偷窃、诈骗更容易达到目的。譬如,2002年,山东税务系统一名年轻的税务干部借助自己非法获得的密码,通过互联网进入税控防伪认证体系,在线领购了很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进行贪污,涉税价值超越100亿元人民币,数额特别巨大,且情节恶劣,被查处后,遭到了法律的严惩。
4、借助互联网制作、传播、供应淫秽物品
据最新统计,全球网络用户为8. 1亿户,其中黄色网站约400万个,国内有关主管部门搜查的网址库中黄色网站有6万多个,网上检索率最高的前十个词中有五个是色情词语。因为国内青少年在网民中占据半壁江山,因而他们也是色情网站的最大受害人群。更为可悲的是,有的青少年不只自己浏览huangse网站,这单独或伙同别人制作传播、供应淫秽物品,由受害者转而变为犯罪推行者。
2005年1月4日,在公安部的指导协调下,安徽公安机关成功破获国内淫秽色情网站一大案:“jiujiu平台”案,一举抓获12名涉案犯罪嫌疑人。该案是迄今为止国内公安机关破获的注册人数最多、抓获互联网管理维护职员最多、风险最紧急的一块淫秽色情互联网案,也是国内破获的一例境内相互勾结的淫秽色情互联网案。“jiujiu平台”网站的服务器设置在美国,由一名19岁的福建出境职员创办。因为该网站部分内容免费,因此30万注册会员中大部分是青少年。
青少年互联网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现象的最新体现,也是青少年社会问题的突出体现。今天,国内青少年犯罪的特征是:疯狂性;突发性;连续性;组织结构的团伙性和犯罪结合的耦合性;犯罪有意的突发性且犯罪方法的残忍性;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犯罪心理的报复性和犯罪心态的逆反性;犯罪团伙方法趋于成人化、自动化、暴力化和低龄化等。以上这类特征偏无一不给大家最大的警示: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国内不容忽略的社会现象,也在提醒大家:该深思一下大家所处的这个年代了!
延伸阅读:
孩子网络成瘾:父母要学着主动“走下圣坛”
上网成瘾少年的心声:我为何迷上了网游
青少年心理疾病近况剖析 紧急心理疾病孩子占10%左右